|
原平美食~鱼鱼发表时间:2024-03-08 16:24 鱼鱼非鱼,两条鱼里没一条是鱼。鱼鱼是原平的叫法,高粱面开水和,揪小面剂,手搓成丝,叫做鱼鱼。只是有这个音,没这个字,只好谐音。 或者鱼鱼在一开始不是长条,而是将面剂双手合掌一搓一压做成的"板闸"鱼鱼,中间宽,两头尖,其形如鱼。鱼是鱼,鱼鱼非鱼,干脆扁的长的都称鱼鱼,也说的过去。 鱼鱼什么地方吃?忻定原代,以原为最。原平盛产高梁,高梁若直接磨面,红涩僵硬,连猪都嫌弃。祖先聪明,发明“澡茭"之法,粗粮细做,遂成一道美味。 茭,是原平对高粱的俗称。“澡茭",就是给高粱洗个澡,一大锅热水,近于烫,还未开,把高粱倒入,一边搅动,一边烧火,煮啊煮,捏一颗咬了,圪硼,还不行,继续搅,继续烧,再捏一颗咬了,不圪硼,也没软,正好。笊篱捞出高梁,放笸箩里慢凉,释放水份,待咬而稍有硬感,可以上磨磨面了。 澡过的高梁有个好处,就是易于脱皮。小麦皮叫麦麸,高粱皮叫圪糁。头箩面最白最筋,二箩面稍红,面熟后有点僵硬,三箩面干脆就是红面了,面不好和,鱼鱼不好搓,蒸熟后个性张扬,硬屈不弯。有吃了三箩红茭面鱼鱼的,人问吃甚?戏答:孙悟空耍红棍。不怨天不怨地,爽爽朗朗,老百姓特能穷开心。 鱼鱼最好的是头箩面,也叫籽儿面。同样是鱼鱼,爽利女人和拙笨女人做出来,大不一样。爽利女人一手搓五根,两手搓十根,搓下的鱼鱼细丝丝,蒸出来精嗖嗖,筷子一挑,颤颤抖抖,一根是一根。拙笨女人面就和不好,要么水多,要么水少,面团非软即硬。搓时,一手也不过三根两根,且眼看着那鱼鱼一根一根在面板上扭麻花,时粗时细,如蚯蚓蹿地。出锅后,要么塌成一片,要么一挑断成数截。女人的老汉端着碗,瞪着眼,气得"呼粗呼粗",骂也不是,不骂也不是。 鱼鱼好吃不好吃,"好媳妇还得好送戚",要有好浇汤。众多浇汤,酸菜是一味,腌菜汤是一味,西红柿与羊肉臊都是一味。腌菜汤有菜发过后特别的香味,又酸爽,麻麻花一炝,没说了!西红柿不炒,切碎,搁葱姜,搁油盐花椒,鸡精香油,蒸熟,是另一种鲜香。春天里榆叶榆钱做的浇汤也不错,滑爽。最没办法的是黄豆皮,汤虽滑爽,皮却难咽。 老贺先生介绍过另一种调和法。时在夏暑,暴腌白萝卜丝,暴腌水萝卜丝,暴腌芹菜丝,暴腌香菜碎,油炝辣椒,浇上一股陈醋,与那精丝丝鱼鱼在大海碗里一拌,一口鱼鱼一口蒜,天下绝配。 马增祥先生有诗写鱼鱼: 高粱鱼鱼细丝丝 老妈手搓酸菜调 更把陈醋浇 美味里,加了一种暖暖的情调。
文章分类:
美食
|